首页> 人才与培训>内蒙古包头多方联动 合力备赛

 

 

内蒙古包头多方联动 合力备赛

选稿人员:褚辰   |   发布日期:2025/9/17 15:30:48   |   浏览次数: 12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开幕在即,包头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承担集训保障赛项最多、参赛选手最多的城市,提早谋划、主动作为,牵头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通过与8家集训保障单位通力协作,在场地供给、设备支持、后勤服务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全面筑牢集训期间的各项保障防线,为备战工作高效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资源整合,打造优质“摇篮”

  包头市依托现有场地设施,聚焦基础技能巩固与核心技术打磨,充分利用包头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的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等世赛设备,确保选手能够接触到行业内最前沿的技术和工具。据统计,近3个月来,全市共投入400多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和升级,为选手提供了更加先进、精准的训练条件。

  包头市还借助外省市先进设备技术,提升技能水平。全市8家集训保障单位结合赛项特点,组织自主移动机器人、工业4.0和建筑金属构造等20个赛项的选手前往广东、山东、西安等具备专业设备、模拟赛场环境或高水平同行单位的场地开展交流实训。选手们深入行业领先企业、标杆实训基地,接触前沿技术应用场景,掌握核心工艺实操要领,极大地拓宽了视野。

  精准施策,定制专属“秘籍”

  包头市针对不同赛项特点和选手实际情况,定制专属“秘籍”。

  自主移动机器人赛项是世赛选拔项目。该项目要求选手团队协作完成机器人的设计、搭建、编程及调试,实现自主导航、环境感知、目标识别与任务执行等智能化功能,对场地设备匹配度要求较高。包头市集训保障单位根据实操需求,对标最新标准训练场地,打造贴合竞赛规格的定制化训练场地,让选手李星成和刘昊楠在全真环境中强化技能、磨合战术。为进一步获取高精度零件,团队又多方协调外部技术支持,利用3D打印技术,高效完成了基础训练场景的搭建。

  同时,针对赛项的技术特性、考核标准及选手技能短板、优势领域,包头市集训保障单位量身定制涵盖专项方案、重难点解析的专属训练“秘籍”。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中算法编写是核心难关,团队对照大赛要求,逐行校验导航、避障决策等模块代码,不断优化算法提高效率,累计调试代码超万行。教练吴高锋说:“机械结构调试阶段,选手们从底盘稳定性突破,针对复杂地形反复测试轮组抓地力,达到抓取物品的准确率和稳定性,从而优化动作流畅度,最多时蹲守测试5个小时。”

  专家护航,开启专业“灯塔”

  包头市保障单位特邀请行业技术专家护航,为选手进阶提升开启专业“灯塔”。

  程杰是来自包头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的一名学生,此次代表内蒙古参加焊接赛项。现场指导程杰的专家高磊,是中国冶金科工集团首席技师,曾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焊工技能大赛奖项,有着丰富的赛场经验。针对大赛新增的铝合金和不锈钢项目,高磊连夜整理出焊接工艺参数,手把手对程杰进行现场指导,让程杰的技能突飞猛进。

  为突破铝合金焊接气孔难题,程杰连续两周泡在焊接室内,每天练习超14小时,直到焊出的焊缝接近满分。他不仅打磨技术,更吃透工艺原理,针对大赛可能涉及的压力容器焊接,主动钻研焊接应力控制技术,将前辈的大赛经验转化为赛场优势。他说:“焊接不只是‘接起来’,更是让每一条焊缝成为产业升级的‘铆钉’,这是技能给我的底气。”

  来源: 中国劳动保障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