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赋能新型工业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质量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赋能新型工业化,全面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目前,全区累计建设绿色工厂510家,绿色工业园区3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87家,全区绿色工厂产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产值比重达到28%左右。绿色工厂... ... 【全文】
呼和浩特打造银发经济新高地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银发经济正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呼和浩特市紧抓机遇,以多元供给、精准服务、产业融合为抓手,全面构建覆盖城乡、医养结合、文旅融合的银发服务体系,全力打造区域性银发经济发展新高地。呼和浩特市以“多... ... 【全文】
首府前三季度经济平稳运行
记者近日从市统计局获悉,根据盟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15.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5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914.4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2140.5亿元,增长6.0%。前三季度,呼和浩特市规模以上 ......【全文】
呼和浩特:龙头引领 聚势赋能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延“链”成势
“十四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坚定技术自信、产业自信、发展自信,坚持延链、补链、强链,在夯实产业基础中推进转型升级,在激活创新动能中推动集群崛起,赋予“中国乳都”更为坚实的产业内涵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维度,推动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快速跃升,凝聚起建设国家重要农畜 ......【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出台文件促进工业经济转型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获悉:为鼓励和引导自治区先进装备制造及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加快区内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建设,推动制造业产品结构调整,我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首批次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五章15条, ......【全文】
呼和浩特市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近日,中共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命名的决定》,72个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区)、33个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获得命名,呼和浩特市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近年来,首府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贯穿于法 ......【全文】
呼和浩特:数智赋能 绘就城市发展新图景
街道上,无人快递车穿梭自如;医院里,智医助理辅助诊疗精准高效;政务服务大厅中,“数字员工”答疑解惑、办理业务,便捷又智能……这些曾经勾勒未来的数字化场景,如今已成为呼和浩特市民生活的日常图景,生动映照着这座城市拔节生长的“数字力量”。“十四五”以来,首府紧抓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历 ......【全文】
我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再添1家
10月20日,自治区工信厅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复核通过名单》,我市内蒙古晶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凭借其在专业领域内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以及特色化的发展模式,成功入选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内蒙古欧晶科技股份 ......【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个体私营经济主体总量达285万户
记者从日前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个体私营经济主体总量达285万户,占全区各类经营主体总量的94.9%,遍布城乡和各行各业,保障了市场繁荣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能、夯实了微观基础。个体私营经济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全文】
产业引人 平台聚人 政策留人 呼和浩特广纳英才为城市发展蓄足动能
“呼和浩特的人才引进政策非常贴心,从就业到创业,人社部门给我提供了创业补贴、购房补贴、免费工位、会议室等支持,让我在这里实现了从0到1的起步。”近日,提起呼和浩特市给予自己的创业帮扶,内蒙古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高苗深有感触。人才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