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与服务>司法贴身服务 企业轻装上阵化解纠纷助力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二

 

 

司法贴身服务 企业轻装上阵化解纠纷助力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二)

选稿人员:刘磊   |   发布日期:2020/3/30 8:48:14   |   浏览次数: 876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凡超 周斌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没有想到,公司与海外国际巨头的贸易纠纷,会在疫情期间得到重大突破——对方选择和解并撤回了“337调查”申请。

    “这多亏了黄书记。”该企业负责人坦言。“黄书记”名叫黄韶勇,是疫情防控期间江西省新余市司法局选派到亿铂公司的驻企干部,在企业担任党支部书记。

    面对海外“337调查”,黄韶勇充分发挥自己法律科班出身的专长,积极与海外律师沟通联系,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分析案情,主动应对并提出抗辩事实和理由,在提交大量证明自主产权的材料后,对方选择了和解,产品顺利进入北美市场。

    疫情防控期间,矛盾纠纷多发易发。各地政法机关纷纷派出骨干力量进驻企业担任“驻企员”,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以贴身法律服务,帮助复工复产企业轻装上阵。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飞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评价说,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需求旺盛,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主动作为,送法上门,及时发现并化解各类涉企纠纷,实现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跑出了依法复工“加速度”。

    一企一警开出风险清单

    “不忘初心担使命 体恤企业见真情”。3月10日,印着两行烫金大字的红色锦旗交到江苏省常州市高新区公安分局魏村派出所,常州一建筑公司的负责人握着派出所教导员丁文平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原来,该公司因与当地一家劳务公司初次合作,业务对接生疏,导致合同履行出现资金缺口,进而产生经济纠纷,严重阻碍了复工复产进程。

    丁文平上门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马上召集双方进行调解,在24小时内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建筑公司以其他合作途径补齐劳务费用,劳务公司及时派遣员工复岗,企业顺利运转。

    “采取‘一对一’‘点对点’方式,对企业上门服务,是我们落实属地责任,为复工复产排忧解难的重要抓手。”丁文平告诉记者,疫情以来,魏村派出所对300多家企业的用工保障、防疫物资、涉企矛盾等问题开出风险清单,协同相关部门一起解决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公安部推出便民利企15项措施,其中就包括落实重点企业“一企一警”“一企一策”措施。各地公安机关积极贯彻落实,主动走访企业排查治安风险点,将复工复产中各类纠纷隐患化解在前端。

    前几天,山东省东营市一家铝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突然出现争吵声,机器的轰鸣声戛然而止。

    两名年轻技术骨干,因为琐事发生纠纷,眼见就要在放置有剧毒及易燃易爆品的车间内大打出手。该企业“护航警官”尚新华迅速赶到现场,背靠背倾听、深入沟通后,并与企业警务助理一同开展调解工作,耐心劝解,双方当场握手言和。

    尚新华是东营市滨海园区派出所所长,也是众多“护航警官”中的一员。据他介绍,东营市公安机关出台服务保障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十六条措施,建立“民警+辅警+警务助理”包干责任制的服务模式,为辖区每个企业建立民警联系卡,全市共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231件。

    “在疫情防控后期和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围绕‘预防、靠前、主动’理念,依托现有机制,探索延伸警务职能,为辖区企业成长、园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尚新华说。

    司法支持企业合规经营

    “没想到法官送法上门,还帮我们处理了劳资纠纷,驻企服务太周到了!”浙江省建德市一家纺织品公司的负责人赞叹道。

    疫情期间,该企业克服重重困难,拉足马力复工复产,然而一个电话让干劲十足的企业主心里堵得慌——有两名员工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说企业在疫情期间违规解雇他们。

    “这两名员工日常表现不佳,工作差错率高,春节放假前,我们已口头对其提出辞退,他们也没有明确反对。所以年后就没有通知他们来上班。”该企业负责人对建德市人民法院驻企法官赖剑韵说。

    赖剑韵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普及了解除劳动关系程序及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然后邀请劳动监察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到企业,搭建起联动调解平台。经过充分释法说理,当事双方达成补偿协议,企业负责人当场向两位员工转账支付,并表示今后将依法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和规范用工行为。

    疫情期间,浙江、江苏、山东、湖南、贵州等地司法机关纷纷派出“驻企指导员”,深入企业提供法律帮助、司法支持,针对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安全生产、劳务合同规范化等法律问题进行指导、化解。

    多位司法干警接受采访时说,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公平正义的应然状态不仅体现在依法裁决分清对错,还要在纠纷调解中为双方当事人寻求最大公约数。

    一诉了之,还是诉前调解?

    近日,在一起合同诈骗案办理中,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董树海作出了少捕慎诉“放水养鱼”的决定,一下子挽救了两家企业。

    张家港市检察院选派12名干警驻涉案企业办公,协助解决复工复产中的法律问题。董树海入驻的企业向其求助:遭遇合同诈骗后,企业资金陷入短缺,经营举步维艰,请求检察机关帮助追回被骗资金。

    考虑到受害企业的诉求,董树海没有简单对犯罪嫌疑人黄某(另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一诉了之,而是多次开展释法说理,劝导其认罪认罚并退赔损失。

    最终,黄某认罪悔罪,通过联系家属积极筹款赔偿,当事双方达成赔偿谅解协议。受害企业如愿收到赔偿款,检察机关也以无羁押必要为由将黄某的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使其回归岗位,企业得以正常运转。

    法治体检疏解各类纠纷

    “配合做好防疫工作,既有利于企业复工复产,也是对自身安全负责。”前两天,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司法局“驻企服务员”叶金卫在企业进行防疫巡查时,发现一名外省籍员工与防疫执勤人员发生冲突,立即上前将双方拉开进行调解,一番释法说理,纠纷很快平息。

    金东区司法局选派叶金卫等7名中层干部担任“驻企服务员”,并抽调力量成立“防疫期间企业纠纷顾问团”,为辖区企业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化解纠纷。

    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司法部相继印发《企业复工复产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指南》和《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指引》。

    各地司法行政机关积极贯彻司法部要求,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以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职能作用,广泛组织律师参与“法治体检”公益行动,靠前一步,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江苏省兴化市百名律师结合全市产业布局,在不锈钢、食品加工、水产养殖、机械加工、三产服务业以及建筑业等领域组建6支法律服务团队为企业送上“法治体检”,解答咨询3680人次,提供法律建议860条,疏解各类纠纷1100起。

    安徽省律师协会按照民事、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等25个不同领域集结了57名专业律师为企业提供法律风险防控分析和咨询服务。

    “疫情期间,司法行政机关发挥职业专长,采用机动、便捷的方式为企业送上法律服务,特别是广泛开展‘零接触、质效高’的线上法律服务,推广更加灵活的纠纷调解措施,让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更充分地发挥作用,有效回应社会需求和关切。”刘飞为司法行政点赞。

    刘飞说,政法机关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实际需求,调动社会力量、凝聚法治合力之举十分必要,值得肯定。同时建言,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待疫情结束后,政法机关要进一步整合业务职能和社会法治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的法律服务需求。

  • 责任编辑:吴迪


相关新闻